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个光辉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表彰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楷模,推动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创业创新创优行动,就是要激励和引导全省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继承“五四”精神,发扬光荣传统,按照省委“五句话”总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实现弊革风清、促进富民强省的生动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王儒林书记、李小鹏省长,向全省广大团员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大会举行了颁奖仪式,五位青年代表讲述了他们创业创新创优的生动事迹。他们以自己服务人民、建设家乡的赤子情怀,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生动诠释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谱写了充满华彩的青春乐章,彰显了新时期山东青年蓬勃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作出了突出成绩,他们是当代山东青年的杰出代表。全省广大团员青年要以先进模范为榜样,见贤思齐、德能兼修,立足本职、埋头苦干,继续在推动我省实现“十三五”目标任务的进程中争当先锋、建功立业、贡献力量。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努力创造出无愧于青年楷模光荣称号的新业绩。
97年前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立足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观大势、谋大事,擘划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嘹亮号角。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使命担当,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高度自觉、高度自信,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于广大青年继承、弘扬、光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既明确了定位,又指明了方向,是广大青年朋友们砥砺前行的一盏指路明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代团员青年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最关键、最紧要、最核心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深学笃用,指导人生,按照党指引的方向成长成才。特别是,要在四个方面加强学习践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要坚定信念,立志报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广大青年要充分认识肩负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要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发展同时代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明确自身的人生目标,努力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建设山东、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实现理想抱负。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期实现我省目标,需要包括全省团员青年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广大团员青年要坚定必胜信心,勇于面对挑战,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廉洁和安全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新贡献。
二是要刻苦学习,发奋成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当前,社会变革不断深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步伐加快,更加需要当代青年发扬科学精神,珍惜大好光阴,刻苦学习,毫不懈怠地练就过硬本领,争做栋梁之才。广大青年要坚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始终保持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精神,既要努力打牢基础知识,又要紧跟知识更新步伐,一点一滴积累,与时俱进,与时俱新,使自己的知识层次与知识结构始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坚持把博与专结合起来,努力学习一切对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健康成长有用的知识,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要立足岗位,深入钻研各种专业知识,提高专项业务能力,努力成为学有所长、业有所专的行家里手。要坚持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自觉到基层一线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获得真知,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增长本领,切实成为既有真才学又能踏实干事的当代优秀人才。
三是要艰苦奋斗,矢志创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矢志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目标,但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山东篇章,还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矢志创新的精神。全省广大团员青年,要大力学习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敢于拼搏,不怕吃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特别是要在实现“三大突破”、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项目建设、防控风险和维护稳定等重点任务中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释放青春搏击的巨大能量。当前,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山东发展的主要短板,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更加成为山东走出困境的迫切要求。山东青年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推进全省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全省广大团员青年要着力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敢于探索和突破,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发挥聪明才智,特别是要主动参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壮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技攻关,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努力为全省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要弘扬新风,锤炼品格。优良品格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青年时期是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青年要担当起时代重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更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广大团员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和内在的信念理念。要勤于修身,学习弘扬山东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立。要积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头学雷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热情关心帮助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努力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自觉传承者、积极实践者和有力倡导者。
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创优,是党中央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要求,是共青团围绕中心任务,竭诚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是广大团员青年释放青春能量、展示青春风采的广阔平台。广大团员青年要充分认识开展创新创业创优行动的重要意义,凝聚创新创业创优的思想共识,激发创新潜力、创业激情、创优冲劲,增强业务本领,争创一流业绩,以创新创业创优的实际行动为我省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推动“六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全省各级团组织要深入推进“三创”行动,进一步强化团的职能,积极引导青年踊跃投身创新创业创优实践,主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帮助青年创业就业,组织青年创新创效,深化青年创优行动,开展好各类别青年“三创”大赛活动,为推动“三创”行动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各级党委要从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青年工作的领导,认真解决青年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更加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努力为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学习成才、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团组织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适应时代要求,把握青年特点,总结工作规律,加大改革力度,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共青团发挥作用的路径和形式,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切实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引导、服务、帮助,最大限度地把广大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使全省团的工作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更好地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在推动实现弊革风清、促进富民强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篇章!
主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山东省委员会 办公电话:(0351)4184708/2021004
技术支持:山东省青年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351)4182650/4178689 共青团山东省委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 - 2016. sxccyl,
ICP备案号:晋ICP备08100486号-1 E-Mail : sxsqnxxzx@163.com